读书和识字这两件事最好分开来对待
发布时间: 2017-05-05
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抢眼新闻:“3岁小孩能认2000字”、“识字神童5岁就能够读书看报”、“经典传奇:识字神童三岁认字过四千”……看到这些新闻,你会对这种“别人家的小孩”心生艳羡吗?
说实话,中国人对孩子的期望总是超过对自己的。可能是社会整体对成人的压力太大,无论是生活的严峻,还是竞争环境的残酷。大人们越来越害怕失败,越来越渴望成功,更渴望马上成功。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父母强烈希望宝宝的人生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比如阅读。有的父母以宝宝阅读量大、识字多而自豪。
其实,与其囫囵吞枣地读一百本书,不如喜欢一本书并对产生感触重要。与其教孩子认字、背诗,不如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这也就是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先来认清,识字和读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个人如果是好的阅读者,那么他就一定是识字的;但能够识字的人,却并不一定是个好的阅读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儿独立阅读”。
幼儿独立阅读是一种能力,它是指学前阶段儿童还没有正式认字之前,在他们的语言能力爆发的同时,就可以认识文字、符号、声音以及语言意义的关联性;可以尝试着看一张纸上的各种图画和符号;可以阅读一本图画书;可以根据所看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一种能力。
幼儿独立阅读是一种能力,它是指学前阶段儿童还没有正式认字之前,在他们的语言能力爆发的同时,就可以认识文字、符号、声音以及语言意义的关联性;可以尝试着看一张纸上的各种图画和符号;可以阅读一本图画书;可以根据所看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一种能力。想象力是阅读的基础,文字则是工具。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得懂故事和评书。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如果仅仅教会孩子认字,而不通过早期阅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么,对孩子以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害无益的。
阅读能力有多重要,我们来举个功利的例子。考试的时候,阅读题目,需要阅读能力;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需要阅读能力……阅读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孩子想象力旺盛的时期,培养阅读能力事半功倍。对于学龄前儿童,阅读图画比阅读字更为重要。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识字量,就可以独立阅读,甚至多看纯文字的书了,这样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假如你存在这种想法:“让孩子尽早识字,他就可以自己去看书了,我也就轻省了!”虽然行为是一样的,给孩子买书,带孩子阅读,但目的不同,心态不同,效果也一定不同。
在知识爆炸的多元社会里,孩子更需要培养主动的学习精神和融会、消化知识的想象力,而图画书正是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很好的媒介。其实,图画书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孩子通过看图、听故事、联系到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内化成他自己理解的东西,对孩子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不是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而且,到了认字阶段,还可以利用图画,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结合上下文和图画学习生字词。即使在学前晚期、小学前期,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仍然要让孩子多读图,图画对孩子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它、利用它。那可能很多人会问,学前的孩子到底该不该学识字?学识字的最佳年龄又是几岁?想必很多家长都被这些问题困扰着。关于这个问题,专家中也是有两种声音。支持幼儿学识字的人认为,识字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汉字的演变合乎逻辑、富于联想,启发思考、易懂易记。通过早期的识字,幼儿的大脑不仅能够记忆汉字,还可以在无意中进行分类和整理汉字,并发现潜在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一规律来推理未知的汉字。识字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反对者则认为,过早学习识字会违背孩子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会牺牲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孩子的语言发展、交往技能、孩子良好情绪的发展等。他们认为对孩子进行识字教育,刻意加速孩子的发展,这些脆弱的基础对以后长远的发展不利。有时候,家长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反而会压抑孩子的兴趣和造成孩子紧张焦虑的心情,不利于其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事实上,关于幼儿识字的利弊争论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家长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状态,予以正确引导。如果家长对于幼儿识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盲目地、枯燥地逼孩子识字,弊端就极容易产生。
事实上,关于幼儿识字的利弊争论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家长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状态,予以正确引导。如果家长对于幼儿识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盲目地、枯燥地逼孩子识字,弊端就极容易产生。
1.识字不宜早于3岁。
3岁前,孩子最重要的成长任务就是破译所谓的“精神密码”:一是情绪,即孩子在各种状态中的情感体验;二是认知,既孩子的视觉、听觉、思维等刺激带来的相应发展。而丰富的亲子阅读是有效破解孩子精神密码的重要手段。
2.不要强迫孩子识字。
每个孩子对文字发生兴趣的时间不一样,有的早,有的晚,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在识字的早晚及多少上互相攀比。如果孩子对识字非常好奇,喜欢认字,他看见了生活环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就可以适当对孩子开展识字教育。以鼓励、发展其兴趣为原则。
3.不要为识字而识字
让孩子学识字,并不是让孩子一定要学到多少字,而是让他掌握一项工具。单个的识字如果不配合大量的美好的阅读经验,没有强烈的阅读兴趣,没有主动的思考过程,没有对于故事结构的积累和掌握,是无法实现阅读的效果的。最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识字量,而牺牲了有趣的阅读,让阅读提早变成一件痛苦的无趣的事情,从而造就了一批会识字,但是不想阅读的孩子。
在谈及孩子读书和识字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要顺应孩子学习的规律,更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孩子多观察、多了解,培养孩子对识字与阅读的兴趣,这时候,我们谈及的就是孩子的幸福!
此文章来自童创童话 李老师
- 推荐优秀原创图画书 [17-05-23]
- 读书和识字这两件事最好... [17-05-05]
- 如何让一个孩子爱上阅读... [17-04-10]
- 孩子的童年阅读有多重要... [17-04-10]
- 卢璐:谈谈中国孩子的教... [16-11-23]
-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 [16-11-23]
- 给孩子买什么书?美国教... [16-11-23]
- 开馆时间
- ◎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0~5:00
- ◎周三上午闭馆,下午1:30~5:00
- ◎双休、节假日、寒暑假: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