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图趣味课堂第193期——科创小课堂——水中彩虹
发布时间: 2025-10-19
“老师,我的瓶子里真的出现彩色分层啦!”南通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活动室内,传来阵阵欢呼。25 名 6-10岁的持证小读者齐聚一堂,参与“科创小课堂-水中彩虹”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水中彩虹”,在动手实践中解锁科学奥秘。
活动伊始,老师通过“彩虹颜色接龙”小游戏快速破冰,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彩虹有红色、橙色、黄色……”,现场氛围瞬间活跃。随后,老师以 “你们见过的彩虹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 等问题引入主题,勾起孩子们的探索欲。
进入趣味探索环节,小读者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实验材料包。“先在量杯里加 1 勺白糖,再用滴管加 15 毫升水……”老师一边演示操作步骤,一边提醒关键细节:“加溶液的时候要慢慢沿着瓶壁倒,不然颜色会混在一起哦!”孩子们专注地跟着步骤操作,有的小心翼翼地用滴管吸取溶液,有的轻轻搅拌糖水让白糖完全溶解,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当红色、蓝色、黄色溶液依次注入塑料瓶,逐渐形成清晰的彩色分层时,孩子们兴奋地举起瓶子向同伴展示,活动室里满是成就感的笑声。
实验结束后,老师用“糖宝宝住楼层”的生动比喻讲解原理:“红色溶液里的糖宝宝最多,密度最大,所以住在最下面;黄色溶液里的糖宝宝最少,密度最小,住在最上面。”抽象的“密度”概念瞬间变得通俗易懂,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在拓展应用环节,当老师介绍“双彩虹”“月虹”等知识时,小读者们睁大眼睛,不时发出 “哇” 的惊叹,纷纷表示 “原来彩虹还有这么多秘密!”
活动最后,老师通过知识图谱带领孩子们回顾“溶液溶解”“密度分层”等知识点,并以互动提问巩固学习成果。“食用油能像白糖一样溶于水吗?”“制作彩虹瓶时为什么要慢慢倒溶液?”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准确率颇高。“以前觉得科学很难,今天亲手做出水中彩虹,还明白了原理,特别开心!”参与活动的小读者王梓轩拿着自己的作品说道。
此次“水中彩虹”活动,是南通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将科学教育与阅读推广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趣味实验,不仅让青少年在动手过程中掌握了科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与创新精神。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围绕青少年科普需求,推出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创活动,为少年儿童搭建探索科学、快乐成长的平台,助力培养更多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小公民。


- 星星姐姐讲故事第79期... [25-10-18]
- 书香校园文旅童行 “阅... [25-10-17]
- 少图趣味课堂第192期... [25-10-12]
- 少图趣味课堂第191期... [25-10-05]
- 少图趣味课堂第190期... [25-10-04]
- 少图趣味课堂第189期... [25-09-27]
- 少图趣味课堂第188期... [25-09-21]
- 开馆时间
- ◎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0~5:00
- ◎周三上午闭馆,下午1:30~5:00
- ◎双休、节假日、寒暑假:9:00~17:00